其實不單是職場~
生活中只要有一群人做一件事~
免不了就會有開會~
但是不管在哪,
都會遇到開會效率的問題…
2007年在前一分工作就有抱怨過會議的問題(詳見會而不議,議而不決~ )
而在2008年也曾經在論會議 中寫出了個人認為的會議應該做到的事…
到了現在~多了幾年的工作經驗,也換了一群工作伙伴~
對於會議這檔事~依舊是沒辦法習慣啊~~
像昨天開了一場馬拉松式的會議~
開了五~六個小時~~~只討論預計要討論的兩件主題之一。
預計明天還會再有一場…至於是否能討論完~我也不抱期待了…
說實在的…
馬拉松式的會議通常代表的是一個沒有效率的會議~
因為要不是會議沒有目標~沒有共識~沒有答案~
通常是沒有必要開這麼長的會議的。
而綜合這幾次馬拉松會議下來~
個人覺得是因為下列原因…
1.Owners沒有自覺
其實在會議中~
不是事事都要投票決定,
也不是事事要丟給主管下決策的。
而是負責這件事的人~要提出作法的優劣~
若在多種作法都可以也都有風險的情況下,
提供其中一種你自認最好的方法~
讓主管決定採不採納~若不採納再提供第二種方法~
而不是丟給主管說:「這些可以做~~你選一個」
更不是丟給參與會議的人:「來~投票吧」
尤其是中階的小主管~
若不能決定屬於你的工作內容的方向~
這小主管與一般工程師又有何異?
更甚於~與一般路人又有何異~
下決策→負責~沒有這麼可怕~
RD若是說什麼就做什麼~又哪來的創新與進步呢?
逃避~等待別人做自己應該做的決定~
是拖長無用會議的一害。
2.資料沒有準備
在會議中一定有一些資料是會議前要準備好的~
而不是在會議中才一條一條拿出來改…
尤其是已經上次會議下結論的東西~
若是沒有改進資料中~
那上次的會議不就白開了?
這是拖長無用會議的第二害
3.主題發散
討論某項功能時~~
扯遠到另項不相干的問題~
是想表示想很多?還是只是不知道如何聚焦?
相信大家常常遇到這第三害…
4.包山包海
很多人在會議中會想要包山包海~~
什麼東西都要納進來~美其名是「預留」~
實際上是不知道重點在哪~也不知道自己想做啥~
別間公司有A+B+C~就也想做A+B+C~
卻不知道或許別間公司的B可能只是剛好公司內有這技術~
只是個不放白不放的雞肋~而不是直正的核心價值~
包山包海的結果~不僅是拖長了會議~
也拖長了產品開發時程~~
卻僅僅只能花大把的時間金錢做個「me too」
這是在台灣的產業界最常遇到的第四害吧~~
以上…供自己時時警剔…